媒体报道
上海大生农业金融(01103)理性收购安徽华星 多重利好正待释放
港股市场上不乏多线业务的实操者,大生农业金融(01103)就是其一。近年来,大生农业金融由单一的石化产品、农贸业务转型至现代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流通以及化工化肥贸易、消费能源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等领域,目前公司致力于成为“农业+市场+物流+金融”的全国性农业领域综合服务供应商。
业务线虽然多,但主题不变,每一项都围绕大生农业金融赖以起家的“农业”展开,并且每项业务都在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近期,上海大生农业金融发布正面业绩及收购安徽华星公告,均可表明大生农业金融仍有多重利好等待释放。
去年全年业绩向好,经营稳健
从业绩可见公司基本面如何。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收益同比增加13.28%至约人民币162.73亿元,毛利同比增长约51.75%至9.1亿元,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加11.01%至约3.41亿元,每股盈利0.04元。
其中,农业大数据服务业务收益约为2161.4万元,毛利约为1818.5万元。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业务收益约为3.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93.77%,毛利约为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53.25%。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业务收益约为14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86%,毛利约为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78%。道路桥梁建设业务收益约为17.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42.58%,毛利约为2.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6.89%。而于2017年上半年刚刚收购完成的冷链物流业务带来的收益约为5851.1万元,毛利约为2984.7万元。
利润保证下的最新收购
根据大生农业金融最新发布的公告,公司拟向安徽大生年年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安徽华星全部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买卖协议,安徽华星承诺,由买卖协议日期起的五年期间,安徽华星的利润净额不得少于每年平均8000万元,而保证期的实际利润净额合共不得少于4亿元。如果安徽华星不能达到所保证的利润净额,则要以现金来向大生农业金融支付差额。
从这一条款可见,大生农业金融在收购标的上依然有所选择,并有一定的盈利标准。一般来说,收购案中出现业绩承诺的原因,是收购方防止收购标的资产方虚增未来收入、调高估值,从而对上市公司不利。可以认为,大生农业金融管理层在花钱买资产这方面是十分理性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安徽华星2017年度净利润为2266.9万元。根据安徽华星的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公司在2017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16.57亿元人民币。
安徽华星主要从事(其中包括)生产及销售农药及化学产品,是集基础化工和农药化工产品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而大生农业金融主要从事农业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业务、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业务及农业大数据服务业务,相信这笔收购能促使大生农业金融进一步扩大其农业产品供应链服务业务多元化、加强多元市场的开发力度,提高大生农业金融的多渠道的盈利能力。
综合战略布局,估值有望提升
目前,公司战略布局的思路清晰,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从农业价值链重构与农业产业链内外整合的两个维度,进行整合及优化。首先,稳固现有石化产品及大宗农产品贸易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至农业产业链生产链条,以确保公司经营多元化,增加企业盈利点。同时逐步积累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供应商与客户,逐渐介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利用第三方支付牌照、电子交易平台及信息科技系统,建立综合运营体系,引入农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一个又系统集成化数据库的物流网络及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在提升农产品品质及安全的同时提供数据库,从而支持农业领域的资源管理、食品质量的追溯及配套可持续金融服务。自此,从生产、购买、物流到最终端市场,公司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产业价值链。
根据上年业绩计算,大生农业金融PE(TTM)低至8倍左右,股息约在5%。而2017年度净利增长了11%,即是以3月26日上午收盘价计算,PE(TTM)低至4.4倍。再考虑到公司是港股市场少有的农业金融股,且业务架构完善、多重利好仍未释放,相比同业,大生农业金融的股价上升空间仍可期待。